2009年3月20日 星期五

cajon 木箱鼓 網路教學 第一課 「歷史與概說」



cajon的網路教學正式開打~~不定期更新歷史概說,基本打法等等...よろしく!!

Cajon的概説/著:戸田泰宏

發音是西班牙文,經常有人唸成「卡就」,正確的念法其實是「卡ㄏㄨㄥˋ」。

木箱鼓的由來並沒有一個很正確的説法、其中一種説法是在殖民地時代奴隸買賣最風行的十九世紀時、被秘魯的黑人奴隸所導入的。

可以運用樂器來連絡(使用節奏來對話)的黑人奴隸們、
使用這項技能來互相連絡(當時被認為使用節奏可以來溝通)共謀計畫一起逃走或者叛亂。
政府(奴隸主)為了不發生以上的事件、所以禁止黑人奴隸們使用太鼓、之後黑人們就
改用搬運貨物的木箱來代替太鼓。這是其中一種的由來説法。

或説奴隸時代因為沒有金錢、 (也許把音樂當作生活中一部份的奴隸們音樂成為他們唯一能夠開心的理由也說不定)
從櫃子中取出的抽屜或搬運使用的木箱等等、
沒有任何想法的正反面使用、為了排解悲傷與辛勞或者單純為了開心的心情、而産生的音樂。這是另一種説法。

像康加鼓或拉丁鼓之類的打擊面不是用皮革所製造、
是當時製作時為了抑制成本而使用木材(當時要取得皮革是困難的)。

現在、民族音樂的種類越來越多、歐洲與美國也越來越風行。
可以跟爵士鼓有一樣的聲音、況且能夠簡單搬運、也不需要佔用很大的空間、這些優點在短時間内就獲得音樂人之間相當多的討論與評價。
在日本有些學校已把木箱鼓納入教學内容之一、
或者音樂教室中的椅子都由木箱鼓來取代、「音樂療法」當中木箱鼓也常常被拿來當做治療使用。

我想要傳達給大家的不是木箱鼓傳統的打法、
利用木箱鼓來呈現爵士鼓的風格或者演奏世界上各種不同的節奏。
並不是傳統的方式、而是用我自己自身累計非常多的經驗來解釋説明、讓大家容易了解的節奏。
現在台灣各種層面的音樂界都非常注目木箱鼓的演奏、想傳達給大家木箱鼓的各種可能性,
如果大家都能夠體會到是一件多開心的事阿..



台灣取得木箱鼓的方法:

想要在國内取得木箱鼓的難處是、除了在大型樂器行與打擊樂專賣店之外、有販售的地點非常少。
現在網路購物裡面可以找到、樂器行對於木箱鼓有充分的認識、但是門市裡有販售的店鋪卻很少。

如果在樂器行裡可以有很多木箱鼓讓我們試打、就可以從音色當中來做比較。
只是現在的廠商都是純手工製作、而當中商品貨號都是一樣的、
其實每一個木箱鼓能展現的音色都是不同的
(當然由木材所製造的樂器都是一樣、經過演奏之後木箱鼓會順這你拍打的方式去調和、
經而會產生各種豐富的共鳴、所以一開始是不能決定品質好壞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