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0日 星期五

cajon 木箱鼓 網路教學 第二課「關於事前準備」

我覺得,對於cajon的打法困擾的人相當多。

因為我日本的部落格也是

常常有人用「cajon的打法」「cajon的演奏方法」的搜尋來到看我的網頁

所以,如果大家覺得不錯的話也可以參考我的打法~!

今天是第二課「關於事前準備」

「你是啥??你甘金正ㄟ曉帕??」謀無丟~~就是這樣

有興趣的朋友,下面的網址裡面有音源,請聽~~♪



→cajon這種樂器是非常有深度的

我每天都在研究.在日本「取代爵士鼓」的用法已經相當普遍.

cajon的大小跟椅子差不多,中間是空的,搬運起來相當輕鬆,而且不需要插電

與爵士鼓比較之下,在演奏的協調性當中,cajon的支配力是比較弱的

與破音吉他音效是不太適合的。

在不插電的表演裡編排的話卻在節奏上面可以擔任重要的角色。

近年來的音樂取向裡,「比起重節奏花俏的曲風,清新自然的曲風似乎比較受歡迎」

也許是因為這樣,cajon很快速的普及.當然他攜帶方便也是原因之一(哈)。



<以下是我基本的事前準備>

身為一名鼓手,演奏的時候左腳與右腳什麼都不做的話,會覺得無聊,


所以可以利用鈴鼓或沙鈴,有時候也可以運用Hi-Hat。


還有就是一個樂團當中須要一個擔任節奏中心主軸的樂器,這時候可以再加上響鈸.

在表演的時候,隨著曲目的不同,可以再做其他的增加。

雖然身為鼓手擁有很多個鈸,但是平常表演最常使用的是十吋的材質上較軟.


再加上它用手打起來也比較剛好。

但是使用材質較軟的鈸被打破也是會發生的事.

各家廠商阿~~請製作手打專用的鈸吧!!!

這個是cajon的裡面.打的那面的裡面.

知道嗎??裡面有V字型的線。


這個叫做「響線」

打的時候利用震動響線,就像小鼓會發出「沙~沙~」的聲音。

響線的功用跟小鼓裏貼的「響絃」是相同的。

我最近使用的cajon裡面是V字型的響線,這種作法算是比較簡單的作法

有的cajon是M字型或者W字型也有。

隨著作法的不同,接地面積也不一樣,當然聲音的清脆度也會不同

打打面的哪裡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每一個的cajon的打法要領也都不同。這跟你

選的cajon有著很大的關係.有些cajon裡面甚至有裝上鈴噹。

cajon的底部有一個與吉他調音相同金屬製的東西,這個東西是調整響線的強度,

拉緊的話它與打面會變的很接近,會呈現輕脆度不高的聲音. 「沙~沙~→塌 塌」

放鬆一點的話, 「塌 塌→沙~沙~」

我個人比較喜歡不拖泥帶水強而有力的聲音,所以我會用緊一點。

除了調整鈕以外,用膠帶把響線貼在打面上的方法也有使用過。

利用貼膠帶這個方式,隨著你貼的地方,打出來的聲音各有巧妙不同。

到底要貼在哪裡好咧??就是要自己研究的功課了。


下次,要實際進入要如何打cajon的說明,以及打法的示範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